2006年2月23日

陈凯歌在无极上所犯几个错

最近讨论最多的电影可能就是《无极》了,电影看过了,虽然我觉得不满意,但是还不至于骂,也许因为我本来就没有抱多大的期望吧。
在电影远没有拍完之前,就已经可以预料到现在的情况了,因为张艺谋的《英雄》和《十面埋伏》已经在前面摆着了。
对于过度宣传的电影,这是必然的下场。我看完了电影,虽然不满意,但是我尊重导演的劳动成果,无论好坏,总有那么多人为之努力过。
《无极》算不上是优秀的片子,只能够算是不成功的商业片吧。在《无极》上,陈凯歌犯了不少的错。以下都是我个人的想法,正确与否先不论,我也不想参与到再讨论之中。
首先,陈凯歌不应该选魔幻这个体裁的片子,也就是不应该拍武侠或者是魔幻片。陈凯歌一直给人的感觉是文人导演,我对他导的片子了解并不多,完整看完的就是《霸王别姬》,《荆轲刺秦》,《和你在一起》,还有电视剧《吕布与貂婵》都是片断的看一看而矣。但是陈凯歌的片子给我的感觉是,这是一个文人导出的片子,整个片子里的文人气很浓。所谓的文人气是从骨子里来的,《霸王别姬》里的含蓄与隐喻,《荆轲刺秦》里近乎疯狂的各个角色。都是文人气的体现。这种文人气的导演本来就不适合拍武侠片(魔幻片)这样的电影。文人有一种奇怪的脾气,就是要显出自己的与众不同或者是持有自己的独特见解。我敢说在许多文人眼中,武侠小说,玄幻小说根本不入流,他们所熟悉的可能是莎士比亚的歌剧,歌德的诗。让一个导演去导演一个他不屑一顾的体裁本身就是一个错误,他想将一个通俗的故事讲的高雅,而最终的结果就是不伦不类,我估计陈凯歌选魔幻这个体裁应该与其流行有关吧,陈导可能不屑于拍武侠片这样的通俗的片子,但是作为商业片如果不是一个通俗的体裁又不会有市场,而魔幻的片子则既给了他发挥的余地,又可以让观众接受,而《指环王》的成功也让他觉得魔幻体裁的成功率比较高,因而他就选了魔幻体裁,但可惜的是他实在不适合这个体裁了,虽然他接受了这个通俗的体裁,但是却又想把这个的体裁里装入他自己的阳春白雪的东西,最终结果就是两面不讨好。
我推测陈导一直不服一个人,那就是张艺谋。张艺谋不是文人。从张导出来的电影可以看出,他比陈凯歌圆滑,无论是什么样的体裁他都能从诠释出意境来。这是经验或者是性格决定的。张就象是一个老农,无论是10岁的儿童,还是70岁的老人,无论是街边的乞丐还是庙堂的高官,他都可以与之沟通。这种是学不来的。自古以来的文人能够有此境界的我认为只有苏轼一人。而陈导不服张艺谋也是来源于文人的骨子里的傲气吧,文人可能不屑于商人的市井气,觉得自己可以做得更好,但是真正操作起来则会一塌糊涂。陈凯歌的不服直接就导致了下一个错误--魔幻的故事。

《无极》故事既不能够算武侠,也不能够算神话。在中国是无法找出类似或者是对应的内容的。但是向西方看就可以明显的看出与希腊神话相似。如果你将无极的故事换成希腊神的名字,放到希腊神话里,绝看不出是东方故事来。中国的神话向来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,中国的神是世俗化的话,与普通人的生活没有什么两样。无论是《牛郎织女》还是《白蛇传》还是最著名的《西游记》,中国的神都与生活密切相关的,有人的地方才有神,有神的地方必有人,神是为人服务的。我认为《无极》里的神并不单单是满神一个人,里面的所有的主角都是神,因为他们没有普通人的生活,光明,无欢,王,倾城,昆仑,鬼狼,你只能够从他们身上看到神的光芒而看不到人的影子,这就象希腊神话讲的是神之间的故事。但是在中国如果只讲神之间的故事,那是没有市场的,因为观众无法从这些角色身上找到共鸣,也就不会认可这些角色之间的故事。一部没有引起观众共鸣的电影是无法获得观众认可的。在中国拍史诗片却拿西方的故事,这本身就有问题。我想这与陈导是个文人有关吧。现在的小资们都喜欢谈希腊神话,而不是去讲《西游记》也是这种心理。《无极》的故事如果排成舞台剧,或许更能够得到人们的认可,因为观看舞台剧的人都有一定的艺术素养了,他们可以理解陈导的隐喻等,而对于一部面向各个层面观众的影片来讲,如果离地面太高,人们只能够敬而远之。魔幻故事在中国本来就没有市场,也许有部分人喜欢如《指环王》这样的故事,《指环王》在中国的票房也不错,但是又有几个中国人能够理解《指环王》的内涵呢?《龙与地下城》这样的故事在西方非常流行,有极为广泛的群众基础,所以在西方这样的故事人人都有一定的理解基础。你说孙悟空,中国人都知道是什么样子,而你说太阳神阿波罗,普罗米修斯,就没有几个人可以想象出是什么样子。这些都是群众的基础,宣传上说《无极》在国外受到好评,我并不怀疑,因为《无极》可能西方人更能够接受这样的故事,因为许多人觉得他与希腊神话,与莎士比亚的戏剧非常的相似。而在中国又有多少人能够接受这种希腊神话式的故事呢?

错误的演员。现在的流行都找那些大牌的演员,因为这些演员有号召力,很多人就是冲这些演员而去的。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片子都适合明星演员,明星演员除了有号召力之外同时也具有副作用。一是高价,我不知道陈导的3.5亿里演员拿了多了。相信不是小数目。而且同时请了中日韩三国的演员,相信陈导从开始就想借此片炒作,而不是好好的研究一下如何拍好片子。第二是面熟,有了一定的演戏的习惯了。其实魔幻体裁的片子尤其不应该选择名星演员。因为演员自身的光芒很容易让整个电影失色。人们的注意力转移到演员的表现上。作为名星演员更是会引起与以前的角色的对比。魔幻体裁的片子本来就是需要人们的想像力来辅助的,尤其陈导的这个架空的世界,如果不给观众一定的空间与时间去想像外围的环境的话,很难融入到电影中去,尤其是中国这个没有缺少对架空世界的了解的国家。以成功的《指环王》为例,里面的演员都不是好莱坞的一线演员,很多都是名不见传的年轻演员,但是正是这些演员更容易融入到电影中去。名星演员一般都有一定的戏路,就像周星驰如果去演正剧,相信很多觉得是无法想像的。而作为一部新颖的体裁,魔幻片,选取角色更应该有所考虑。在《无极》刚拍的时候,我看了他的演员名单,我就知道这不会是一部很成功的片子,因为陈凯歌选取这些演员明显是冲着票房去的,他不需要这些演员表演的多么好,他需要的是这些演员有多少Fans,只要能够将这些演员的Fans都吸引进电影院就行了。 抱着这样的想法的拍片,电影会拍的多么好呢?

错误的观众。我所说的错误的观众并不是指观众的水平不够,而是这部片子本身定位的错误。我想人人都知道《无极》宣传的时候是作为商业大片进行宣传的。作为一部商业大片,要想票房高必须要有足够的观众。既然想票房高必然要面向所有的阶层的观众,但是想一想陈凯歌的电影是面向所有阶层观众的电影吗?《霸王别姬》几个人能够理解得了,《吕布与貂婵》几个人欣赏得来,《刺秦》的表演谁觉得是部电影。陈凯歌的电影从来就不是面向所有人的。而《无极》的宣传则是面向所有人的宣传,他希望所有的人都能够去电影院看《无极》,这本身就是错误,这么大的宣传,将不能理解陈凯歌思想的观众骗进影院,票房可能高上去了,但是这些被骗进影院的观众能善罢甘休吗?因此恶评如潮也就是自然则然的事情了,更何况如前面所说,这部片子本身就有许多问题。

错误的目标。前面说了,陈导是个文人导演,作为一个文人导演去导演一部商业片,他不想导演成一部普通的商业的片,因为他觉得自己的格调要高一点,一部纯正的商业片会降低自己的身份的。陈导想拍一部有品味的商业片。但真的要将拍出一部有品味的商业片是非常难的事情,甚至是可遇不可求,商业片以好莱坞的为最,但是好莱坞又有多少既有票房又有好评的片子呢?要想票房上成功,必然是娱乐大众。那就要以大众为目标,而不是以导演的个人思想为目标。有时候这两者是冲突的,很多电影在当时不为人理解,而后来成了经典。而陈导想法是将自己的想法融入到片子中去。可惜的是陈导并不具有这样的功力,而世界上真正能够具有这样功力的人我想现在只有斯皮尔伯格。即使是他也并没有完全掌握到其中的度,更何况从来没有拍过商业片的陈导呢?结果陈导的思想不是融入到其中去了,而是塞到电影中了。这融入到塞完全是两码事的。我以前看迪斯尼的动画片的时候总是会想,迪斯尼的动画片真是经典。他从来不会说什么大道理,但是九十分钟看完,你总会学到一些东西。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听到一句话,你在九十分钟里能够讲好一件事,你就非常成功了。而陈导不只讲一件事,他还想讲很多事,因此《无极》里据说充满 了各种隐喻,像鲜花盔甲,鬼狼的衣服等,曾经有人仔细分析过,可惜是这些隐喻实在太表面了,反而真正的情节挡住了。结果是人们既没有看懂这些隐喻,也没有看到情节。
其实拍一部商业片并不丢脸,如果陈导能够认认真真的去拍一部娱乐大众的商业片,虽然不一定会有《霸王别姬》那样意义深远,但应该比《无极》的效果好。

认为大成本,大场面,大制作就是好电影。这是许多人的想法。确实许多大片都需要大成本的支撑,但是他们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。大的场面需要高成本,但是大的场面是为电影服务的,而不是电影为他们服务的。《无极》拙劣的电脑科技让人们一眼可以看出,而那个蚊香式的王城更是成了笑话。所谓的大场面成了生硬的风景。被好莱坞的特技惯坏的人们早已经对这不感兴趣了。相信看过《黑客帝国》之后,再有任何的大场面都会有免疫力了。 更何况现在的大场面的片子几乎天天都有,以中国的技术水平,目前很难超越。而《无极》竟然以大场面和电脑特技作为卖点。这本身就是错误,与好莱坞特技相比,《无极》的特技像是动画片里一样,甚至还不如迪斯尼的二维动画流畅。一流的电影不是卖特技,所有的一切都应该为电影服务,而不是去展示什么特技。

当作话剧来演。我把《无极》是当作话剧来看的,无论是里面的台词还是演员的表演,怎么看都是在演话剧,而不是演电影。电影与戏剧是不一样的。电影要求真实,而话剧则是要适当的夸张。对比一下二者的对白可以看得出来。电影中的对白应该与生活中的对白一样,而不是向话剧靠拢,可是陈导的片子好像离生活越来越远了。我看过一集《大明宫词》,实在难以想象里面人物的对话是在演电视剧。《无极》里的对白更是如此,而演员的表演也有点过火。相信这是陈导的要求。如果这不是电影,可能《无极》更令人容易接收点。

2006年2月21日

常用邮箱wap邮件收发的测试

测试人:Batfree@gmail.com
测试平台:Nokia 6020
服务商:中国移动山东分公司
上网方式:手机浏览器通过cmwap接入
测试时间:2006年2月21日晚
测试对象:梦网邮箱(http://wap.17288.com),Yahoo!Mail(http://wap.yahoo.com),Gmail(http://m.gmail.com),Hotmail(http://mobile.msn.com),网易(http://wap.163.com)新浪(http://wap.sina.com.cn)

现在的手机功能越来越多了,除了通话和短信之外,其他真正的有大规模应用的还真不多。虽然不是杀手级应用,但是wap已经成了所有的手机的内置功能了。目前国内通过手机上网主要应该是两种方式,移动的GPRS和联通的CDMA。虽然联通的CDMA在技术上领先,可是从用户数量及应用数量上看来,都远远不及移动的GPRS。从手机的支持来看,支持GPRS的手机也远远的大于CDMA。我对于CDMA上网没有什么了解,手中所用的手机开通的是GPRS。因此就以GPRS测试了一下。
GPRS在中国被中国移动人为的分为两种上网方式,一种是便宜的CMWAP,可以以10-20元进行包月,通过代理来上网,只能走http,另一种是CMNET,与一般的电脑上网没有什么两样。如果不是将手机作为Modem上网的话,前者更加实惠。
手机上收发邮件可以有两种方式,一种是通过客户端进行,这时候通过一个运行的程序来收发邮件。这时候需要服务器支持SMTP和POP3.必须走CMNET。
另一种就是直接上网通过wap页面进行邮件收发了。不需要客户端,只要你的手机开通GPRS,利用自带的wap浏览器就可以了。使用起来也是非常方便的。因为一切都是现成的。
比较二者,如果只是手机上进行邮件收发,还是通过cmwap登录wap页面收发目前比较实用。
我的手机是Nokia6020,属于比较低端的手机,不过使用起来还是很顺手的,支持xHTML浏览和wml页面。开通了GPRS 的CMWAP包月。因此我就在我的Nokia6020上进行了收发邮件的测试。
目前国内用户可能常用的邮箱为中国移动提供的手机号码@17288.com的梦网邮箱,163.com(yeah.net,netease.com,126.com),Yahoo邮箱,Sina邮箱,Gmail,Hotmail。因此我就对这些邮箱进行了测试。说是测试,其实就是试一试那一个最方便而矣。
首先是梦网邮箱,我用的是山东移动提供的,不知道为什么这个邮箱的后缀名是17288.com而不是monternet.com。这个邮箱很简单,就是手机号码。不过容量非常的低,只有区区的6M,但是由于是移动公司提供的,与手机相关的内容非常多,可以通过邮箱发送短信,发送彩信。因为与手机绑定,所以只有你的手机号码可用时候该邮箱才可用。如果你欠费,或者是停机,此邮箱将自动锁定。在你销号之后,这个邮箱也同时取消了。因此不适合作为个人的常用邮箱,只可以作为手机号码的附带吧。
在web页面上申请成功之后,按照移动梦网的指示,我在wap.monternet.com上一直没有找到邮箱选项。在梦网的各种导航项目中都没有邮箱这一项。后来,我尝试着输入wap.17288.com之后,才正确的通过手机登录上邮箱。并通过此邮箱发送了一封测试邮件。
该邮箱的特点是登录速度非常的快,可能是由于此邮箱是梦网内部的邮箱的缘故吧。在收发邮件的过程中都非常的顺利。
该邮箱在wap页面中可以进行设置,并设置自动登录,根据你的手机号码,不需要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即可登录。这个是非常方便。这应该是源于移动天然优势。其他网站不能够像梦网这样获得用户的手机号码。
总的来说,此邮箱速度快,wap版功能完全,使用起来方便,可扩展性非常大,与手机服务中的短信,彩信联系紧密。但是容量非常的小。适合作为发送邮件的邮件箱。

2.Gmail 第二个测试的是Gmail。Gmail由于其容量大,在web上使用方便,功能多,是我平常使用最多的邮箱。自从google推出移动版的Gmail之后,更是方便了不在计算机旁边的时候邮件的收发。登录Gmail使用的网址是m.gmail.com。但是在登录的时候出了问题。我在手机上输入m.gmail.com之后,显示的页面并不是针对手机的简化页面,而是与计算机上一样的宽大的Gmail页面。与Web登录页面一样。我必须向右再向下推动滑动条才能够找到用户名和密码的输入框。这一点不知道Google是如何想的,这个首页面完全不适合手机的界面。这个页面的宽度大概是手机屏幕的6倍。在输入用户名和密码之后,我又遇到了问题,那就是无法登录,按下登录键之后,有时候显示没有找到地址,有时候直接显示验证页面之后再没有响应。我看了一下转到的没有响应的地址。是https://www.google.com/account********的页面,应该是验证页面,可能是由于我的手机的问题,我始终无法登录。后来我找到了一个曲线的方法。就是通过http://gmail.google.com登录。在输入http://gmail.google.com之后,显示的也是与输入m.gmail.com一样的页面。这时候输入用户名和密码。点击登录。可以顺利登录。我想应该是服务器转换的问题,用m.gmail.com登录的用户也要转到www.google.com去验证用户信息。我的Nokia6020可能不允许这样的转接。在登录之后,我的页面一直没有显示出来。估计转到的页面是Web上那个复杂的页面。在这时候用户验证已经完成,可以断开网络了。现在再次通过http://m.gmail.com就可以顺利登录了。应该是已经下载了相应的cookie。现在可以在手机上进行邮件的收发了。wap版的Gmail与web版的是内容是同步的, 只是针对手机的小屏幕进行了优化。在mGmail里同样可以搜索邮件,这应该是Google的优势。同时可以自己定义页面显示的选项。如显示inBox,Starred,Sent Mail,Drafts,All Mail Spam, Trasht以及标签,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定制。这应该是非常好的作法,可以将一些常用的选项放在里面,同时也支持联系人,可以不需要手动输入联系人,方便了很多。另外一个实用的功能是可以直接查看一些格式的附件,如word,pdf,text格式的附件,gmail自动为你转化成可以在手机上阅读的格式。这个功能非常实用。

总结,Gmail移动版的功能一如web版以实用为主。尤其是附件查看功能,可以方便的查看各种格式的附件。收发邮件都没有问题。通讯录功能只显示常用的几个用户,其他用户只能够通过输入用户名进行查找才能够显示出来。但是登录困难,估计许多人无法通过m.gmail.com登录上去。另外登录页面不适合手机,这是最大的问题。如果能够通过前两关,Gmail将是非常的好用。

3.Yahoo Mail! Yahoo的移动Mail是我测试过程中使用最顺利的一个。首先登录wap.yahoo.com会让你选择国家。这里很重要。我测试用的一帐号是属于US的,因此我第一次选择的时候选择了Yahoo!US,但是发送出的邮件全是乱码。再一次测试的时候,我选择了Yahoo!China,界面是中文的,收发邮件也正常了。同样的帐号,选择不同的服务器收发邮件就会有不同的反应,看来Yahoo是根据你所选择的服务器选择邮件服务器的。在使用Yahoo!Wap的时候,登录之后可以在显眼的地方看到邮箱,点击之后输入用户我和密码,就可以使用了。没有任何的附加步骤。在使用过程中都是中文界面。也可以通过通讯录直接添加联系人。只不过每次发信必须回到邮箱的首页才能够进行。不过Yahoo 的邮箱不能够查看附件,在wap版里只能够看到有附件,但无法查看。

总结,Yahoo邮箱登录顺利,使用方便,而且界面全中文。收发顺利。非常适合手机上使用。通讯录是按照字母排序的,查找联系人的时候根据首字母进行查找,有点繁琐。有些操作项可能设计的不太合理,无法查看附件。另外Yahoo!Mail不记录用户的登录信息,每次退出浏览器再次登录的时候必须要重新输入用户名和密码,这可能是为了安全,但是为用户带来了麻烦。总的来说Yahoo的邮箱还是非常实用的。

4.163.com 通过wap.163.com可以登录网易的wap页面,首页很简洁,没有多余的内容。邮箱项可以直接在首页找到。点击邮箱之后,显示让你选择后缀名。可能是由于网易邮箱的后缀名太多的缘故吧。可以登录的邮箱有188,163,126,yeah.net,netease.com这些都是网易的邮箱,只要你是使用以上的邮箱都可以通过这里登录。进入页面页面之后,显示的是《写信》,《收信箱》,《草稿箱》,《已删除》,《退出》,而不是如我上面测试的直接显示收件箱。在测试过程中,写信完全没有问题,但是在查看信息的时候出了问题。我始终无法进入收件箱,每次都显示“Error Page,不完整的响应内容”。因此我无法测试收邮件。可以成功的发送邮件,但是收件人必须要自己输入,网易Wap邮箱不提供通讯录的功能。因此你必须准确知道对方的地址才能够发送邮件。
由于始终无法进入收件箱,因此我也没有办法测试收邮件。我又在计算机用opera进行了wap测试。同样无法打开信件,在Opera上显示的错误为xml分析失败,无法获取URL。
看来网易的wap邮箱真的有问题。

总结,可以发送,操作也简单,但是无法正常接收,实在是遗憾。如果不解决收件的问题,网易wap邮箱属于不可用的。

5.Hotmail 邮箱。许多人可能并不知道Hotmail可以通过wap登录,mobile.msn.com.cn上提供了短信的方式与msn messenger通讯。但是实际上也可以通过wap与msn messenger上的朋友通信。这也是我在使用hotmail移动版的一个发现。MSN移动版并不是如许多人所认为的http://wap.msn.com而是http://mobile.msn.com。在进入页面之后,就可以选择登录了。 Hotmail提供的功能非常多。包括Windows Live Mail beta,Windows Live Search Beta,MSN Hotmail,MSN Messenger,Msn Spaces beta, MSN Calendar等非常多的内容。我们这里只测试Hotmail和Messenger。其他的内容大部分需要服务商的支持,如Calendar等,中国用户无法享用。Hotmail的用户界面是英文的。界面也是非常简洁,直接进入了收件箱,显示你有多少封邮件,多少封未读。非常直观。操作也不复杂。大部分的常用选项在每个页面中都有提供。还提供check mail选项。可以在查看是不是有新邮件到达,提供通讯录的功能,可以直接发送邮件给通讯录中的朋友。Hotmail最显著的特点是与Msn Messenger结合在一起。相信许多人是为了使用Msn Messenger才去申请的此邮箱的。通过mobile.msn.com登录之后,就可以在线使用MSN Messenger,收发信息,收发邮件都非常的简单。不需要使用http://mobile.msn.com.cn上提供的短信的方式与MSN Messenger上的朋友联系。另外,如果你的手机上的操作系统是Microsoft smartphone的,可能其他的如LiveMail等都可以使用。我的手上没有这样的手机,因此没有测试过。

总结,Hotmail功能最齐全,提供了许多MSN的功能,尤其是MSN Messenger,方便了用户的联系与沟通。选择记住用户,下次登录时不需要再输入用户名和密码。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,我在Hotmail里发送出的邮件到了Gmail中显示乱码。可能存在编码地的问题。但是邮箱中的中文邮件可以正常显示。应该是邮件传输的过程中编码转换的问题。

6,Sina Mail。关于新浪的wap Mail我没有测试成功。首先在http://wap.sina.com.cn上没有找到邮箱的选项。后来才在导航中找到了新浪邮箱,在输入用户名和密码之后就没有了反应,每次登录都说服务器不存在。我不知道是不是我的手机的原因。反正试过各种方法一直没有登录上去。

目前,我所测试的这几个邮箱之中,可以正常工作的是梦网邮箱,Yahoo!Mail,Hotmail。Gmail在我的手机上需要先登录http://gmail.google.com之后才能够登录,但是一次登录之后,选择记住用户名和密码,下次可以直接输入http://m.gmail.com登录了。
163.com的邮箱发信顺利,但是收件箱无法打开。无法收信。Sina邮箱始终无法登录。在可以正常工作的邮件中,各有各的特点。梦网邮箱容易小,但是与手机绑定,速度最快,发信方便,同时可以收发短信和彩信等,可以作为手机的网络硬盘使用。Yahoo!Mail中规中矩,非常稳定,界面清洁,使用方便,注意使用的时候选择Yahoo!China才可以正常发送中文邮件。Hotmai也不错,提供了与msn messenger功能。可以即时与朋友联系。Gmail除了登录时出了问题之外,使用起来是最方便的一个了,无论是收邮件,发邮件,都对中文兼容很好。还可以调整邮件的选项,与PC上的Gmail完美结合,尤其是附件查看功能比较实用。因此,如果你有Gmail帐户,并且http://m.gmail.com登录顺利,不妨使用Gmail。如果只是收发邮件,可以使用Yahoo!Mail。为了与MSN Messenger的朋友联系,可以使用Hotmail。而梦网邮箱由于容量小,并且与手机绑定,可以作为手机的后备存储,但不建议用它做为主要邮箱。因为如果你的手机欠费或者是出现问题,你的邮箱也同样不能够访问,在手机号码销户时,邮箱也会被同时注销。以上测试都是在Nokia 6020上进行的,通过包月的cmwap GPRS连接访问,为有时候需要在手机上浏览邮件的朋友提供一个参考。

2006年2月20日

左手鼠标

我更喜欢用左手使用鼠标。虽然自己不是左撇子,不过我已经习惯使用左手了。虽然不能在日常生活中所有的事情都试一试用左手,但是在计算机上总应该可以吧。计算机上倒是比较简单,键盘不可能改了,但是鼠标可以简单的通过切换主要次要键进行转换。可惜的是仍旧存在问题。

第一个问题就是箭头是向左上的。虽然主要次要键进行了转换,也就是鼠标的左右键进行了转换,但是从左手使用鼠标的时候,箭头向左非常的别扭。我于是到网上到处寻找左向的鼠标方案。可惜的是目前为止没有找到过。虽然网络上各处都提供鼠标方案下载,但是却没有一个提供方便左手使用的鼠标theme。最后,我只好采用朋友的建议,安装cursor xp来将系统的鼠标指针进行镜像反转。用起来已经不像以前那么别扭了。
这让我感叹,原来使用右手的人这么多,从来没有人想过用左手。IT产品从来都是为使用右手的设计的。其实我想微软在设计OS的时候既然想到可以切换主次键,为什么不在切换主次的时候将鼠标的指针进行镜像呢?这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啊?否则那个切换主次键就太别扭了。

第二个问题是,游戏中的鼠标全部不能够切换左右键。也就是说所有的游戏都是为右手玩家设计的,即使你在OS中切换的主次键,但是在玩游戏的时候,仍旧要用右手来玩。游戏设计者们从来没有考虑过左手的玩家。

搬家完成

搬家完成
从03年开始写blog,首先就是在blogger.com,当时它还不属于google。不过那时候对于中文的支持实在是一塌糊涂,中文内容只显示一个个的问号。因此又选了当时国内最早的blogcn.com和blogbus.com。这两者最早是blogcn.com。但是其速度实在是让我难以忍受。当时blogchina.com提供了测试。觉得界面简单。应用方便,非常不错。因此就主要转向了blogchina.com。后来的大段时间都在blogchina.com。不过也就是blogchina.com差点断送了我的blog生涯。blogchina.com在2005年收购了blogdriver.com之后。服务完全变了个样子。不仅仅 使用复杂。而且添加了许多不实用的功能。完全与geek的观点背道了。在转换期间更是将未测试的系统切换过去。我甚至连主页面都无法进得去。深深的打击了我的热情。在blogchina.com转换完成之后,我再次登录了自己的页面,发现导出文章等项目都不见了。看来blogchina.com是想将所有的用户拴在他身上了。而转换过来的系统更是难以忍受。不知道是采用了什么样子的系统。我在firefox里面连页面都无法正常浏览。而现在更是经常无法登录了。在这期间。由于blogger.com被伟大的中国长城block了。基本上成了可以说没人听的地方了。所以这一段时间基本上也不说只看了。只是偶尔在maillist上说一两句话而矣。
不过终于忍不住了,经过对msn space,blogger.com,blogbus.com,yahoo 360,blogchina.com的考虑之后以及最近发生的blog被封事件之后,权衡再三,终于决定还是回到这里。虽然这里不能从中国正常的访问,但是我信任google。就冲中国政府的态度,相信不能够选择中国BSP。而微软最近不断的封杀msn space,作为一个喜欢开源和自由的人,当然也不能够选择他了。yahoo 360应该也不错,不过可惜的是用起来有点复杂,而且自己不能够定义,不过也可以考虑一下,因为毕竟yahoo在中国被封杀的可能比较小。
我已经不指望blogspot.com能够在中国访问了,因此这里也只是写给我一个人看的,也许偶尔会有人路过吧。不过,日记就是写给一个人看的。偶尔记录一下而矣。

再说一下这次搬家。由于blogchina.com不提供原文导出。因此只有一篇篇文章的进行拷贝,为了保证前后的延续性,我将时间设为当时发表贴子的时间,时间精确到了分。因此虽然现在有110多篇blog,但是首页好仍旧没有什么变化,只不过多了些archieve而矣。 另外为了自己的方便访问,将atom.xml通过feedburner转过为了http://feeds.feedburner.com/batfree这样做主要是为了自己访问方便。因为原来的http://batfree.blogspot.com/atom.xml不使用代理是无法访问的。不过在转换的过程中发现了不少的问题。由于以前贴子中有些字符的问题,无法正常的输出。至于这些不可见的字符是如何加进去的,我自己也不清楚。不过这个过程可是花了不少的工夫。一遍遍的根据xml验证器报了的错误进行修改。一行行的修改。最终还算是满意。
现在终于将整个的blog系统完全迁移到这里来了。算是了却一件心事,可以安心的在这里写给自己看了。

2006年2月19日

Google黑板报的中国习气

其实知道Google中国的blog开通是前几天的事情了不过没有过分注意,因为当时只有一篇文章。今天又去看了一看,文章增加到了五篇。不过看的非常的郁闷。总的一个感觉,像小学老师在改作文。
一直在我的印象中Google的家伙们不是那种规矩的老实学生,而是一群最具有思想与活力的家伙。不过Google中国的员工真的象是小学生。带着那种诚惶诚恐的态度在写这些文章吗?在我印象中的工程师可能语文不及格,但是写出来的文章绝不是这种小学生的态度,骨子里都带着一种不羁。但是看了google中国的员工写出来的文章,立刻让我回到了十年前了。
以我大胆的推测,这些文章的出现可能有如下几个原因。
1.上级任务。也许是开复同志指定新进的员工,说“小郑啊,今天刚来,写一写进公司的感受如何?”,于是,就有了“一个 Noogler 眼中的 Google”这样的小学生春游式的作文了。
2.确实诚惶诚恐。估计许多人都对google有着一种近乎崇拜的感觉。能够进google工作更是感觉幸运。因此写出了这样的以崇拜的角度看google的文章。不过,我觉得一个公司被大众崇拜说明名声好,但是如果被自己的员工崇拜就有问题了。除了滋长自恋的感觉之外,很可能会扼杀创意。而google正是靠创意一直走到现在的。如果真是如此,我非常怀疑google中国的生产力。很可能会沦为google总部的翻译。
3.经过筛选的文章。Google黑板报代表Google中国的形像,因此刊登在此当然也要审查了。这与国内的新闻审查应该差不多。因此就审了这规规矩矩的google黑板报了。估计开复同志也亲自审查过这些文章吧。

最后说一说我的感觉,googl中国在李开复先生的招聘中可能招到了最优秀的工程师,但是这个团队已经因为开复先生的中国化而失去朝气了。 我个人无意贬低李开复先生,他是我尊敬的一位前辈。不过尊敬归尊敬,我仍然觉得李开复先生不适合领导google,也许是考虑他在中国学生中的名声吧。但是google的领导者更应该是一个年轻人,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个性年轻人更加适合google的风格。聘用李开复先生更大的目的应该是为了改善与政府的关系。当这个目的达到之后,相信李开复先生的任务也完成了。如果google总部真的想不浪费那些顶尖的中国精英,应该会让李开复先生让路。